前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句话道出了农业在中国古代经济社会中首屈一指的地位。兴农是历朝统治者振兴国家,开创盛世的根本,而古代的农业生产由于人口和科学技术的限制更依赖于自然条件,其中,水利就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翻开中国的史册,因兴修水利而闻名汗青的人数不胜数,从上古大禹治水,到秦朝的李冰建造都江堰,再到明朝张居正改革中的潘季驯治水,直至今天的三峡工程,都是因为治水利民而闻名于世。除了今天的三峡大坝的建造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之外,其他古代的治水事迹都是主要围绕农业和防洪展开的,可见水利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今天,我们暂且不讲这些与兴修水利相关的人物和事迹,换一个角度,探寻一项古代农业水利灌溉的重要工具——筒车。
筒车
筒车的历史渊源
提起筒车,对大多数人来讲都很陌生,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辅助下,如今的农业灌溉早已不再使用这种传统的方式,而个别地方遗留的筒车也大多作为历史文化遗迹供游人观赏。但在古代,尤其是隋唐之后,筒车可是很多地区农业灌溉必不可少的利器。
筒车作为农用的提水器械,其发明有一段历史沿革。早在春秋时期,用于农田灌溉的简易的提水器具就已经出现了。庄子的《南华经》中曾记载的汉阴抱翁老人耻用的桔槔就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取水的工具,之后又出现了戽斗、汲筒、龙骨车(又名翻车)和筒车。在这里简单的提一下龙骨车,又名孔明车,相传是东汉灵帝时期毕岚所创,经蜀汉丞相诸葛亮改进后在蜀汉推广,是筒车的前身,其原理是用连串的活节木板装入水槽中,上面辅以横轴利用人力踏转或利用畜力旋转,沟溪河水随板导入田中。而筒车是在龙骨车的基础上经过改进而发明的。
脚踏龙骨车
筒车的原理和结构
筒车大概发明于隋朝而盛兴于唐朝,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不需要人力驱动的提水器械,比以往的灌溉工具要进步很多,可以说凝聚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
唐朝文人陈廷章在《水轮赋》曾这样描写筒车:
“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
在盛赞筒车的作用和运转的气势之余,也道出了筒车运行的原理。最初的筒车都是建在溪流下游和有流水的峡谷中间,利用水流冲击转轮水板来带动整个转轮旋转,使得转轮上的竹筒随着转轮的旋转进入水中,注满水后,再离开水面向上旋转。由于竹筒筒底的半径大于筒口的半径,所以在低处时,筒口的最低位置高于筒底的最低位置,水便注入竹筒,而在高处时,筒底的最高位置又高于筒口的最高位置,竹筒泄水,如此反复,筒车便可不断的蓄水排水,排出的水随着预先搭好的水槽不断地浇灌农田,且无需提供动力。这就是最初的筒车——水转筒车。后来由于水转筒车建造地域的局限和灌溉的效率较低,经过改进又发展出了畜转筒车和高转筒车。
畜转筒车,顾名思义是利用畜力带动转轮的旋转进行提水灌溉的筒车。畜转筒车的转轮上不装水板,而在转轮横轴的一侧装一与之配套的立齿轮,旁边竖立一个带有卧齿轮的立轴,立齿轮和卧齿轮紧密衔接,牲畜转动立轴,带动齿轮的旋转,进而带动转轮的旋转,使得不断地完成蓄水排水。
畜转筒车
高转筒车的构造则是在田岸和水中各装一个转轮,水中的转轮要一半在水位以下,且位置要比岸上的转轮低。上下两个转轮间用带有很多小竹筒的绳索相连,用水力或畜力转动岸上的转轮,带动绳索和水中转轮的运行,使得绳索上的小竹筒在水中转轮处盛满水后回到岸上的转轮处,自动将水排入水槽汇流入田。这种筒车可以根据地势的变化调整位置和结构,便于广泛应用。
高转筒车
可以说,筒车虽然原理简单,却在农业灌溉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使其在中国的历史上得以长久的发展。
筒车的应用及传播
筒车因其不需人力便可持续灌溉的优点在古代中国得以广泛的应用,中国西南部丘陵地区和西北黄河上中游地区使用的很多。云、桂、川、甘、陕、粤等地也有使用。据史料记载,宋代筒车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湖南,广西,四川等丘陵地区,南宋诗人赵蕃在《激水轮》一诗中曾这样描写筒车的使用,
两岸多为激水轮,创由人力用如神。山田枯旱湖田涝,唯此丰凶岁岁均。
诗中描绘了筒车应用之广及其在应对自然变化,调节农业生产方面的重要作用。
而在清代,筒车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几乎遍及我国东南、华南、西南等各地的峡谷湖溪处。清代的梁九图在《紫藤馆杂录》中记载:
“吾粤及浙江、湖广居民多于两岸巨石相距、水湍怒流处,以树石障水为翻车。”
这里的翻车指的是筒车,当时丘陵山地溪水旁,架筒车灌溉农田,是清代南方丘陵山区的一大农业盛景。对当时的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筒车
另据记载,筒车在唐代就随着日本遣唐使被带到了日本。日本的太政府符的《应作水车事》一书记载道:
“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无水之地,以斯不失其利。此间之民,素无此备,动若焦损。宜下仰民间,作备件器,以为农业之资。其以手转、以足踏、服牛回等,备随便宜。”
说明筒车在唐代时期被传到了日本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不再只是一种灌溉农田的用具,更作为一种文化传到了日本,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
筒车
筒车的价值
筒车作为一种农业灌溉的提水用具,它的应用对农业的发展意义巨大,筒车是既龙骨车之后又一种用于农业灌溉的提水器械,与龙骨车不同的是,筒车无需人力,由水力或畜力驱动,反复循环取水排水,省时省力,在农业灌溉中广泛应用,提高了灌溉的效率。在机械技术发展方面,筒车作为又一种带有齿轮传动的机械,是古代人民研究齿轮传动机械方面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对于推动中国古代机械科技发展有着很大的进步意义。
而除了其本身的应用价值之外,作为一种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它的文化价值则更显突出。正如宋代诗人李处权在《土贵要予赋水轮》描写的那样:
“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
筒车的发明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它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推动,使其深受百姓欢迎。从此一架架筒车反复运转,灌溉农田的盛景成了南方很多地区的一道独特风光。而在国与国的文化交流中,筒车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被带到了亚洲其他国家,受到的当地的欢迎并被广泛的应用,同时,也让中国的文明远播海外,驰誉四方。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筒车作为一种主要的灌溉工具已经成为历史,但在很多地方,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筒车得到保留,供游人观赏。筒车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运行,从未停歇,它的持续运转象征着中国农民在田间不断的辛勤劳动和努力耕耘,随之而来的必是岁岁丰收,国泰民安。
筒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