蝥弧「máo hú」;(旂常)
释义:
1、“纛” [dào],古时军队或仪仗的大旗。
2、“蝥弧”,春秋时郑伯的“诸侯旗”。
3、成语:蝥弧先登。
“正宗”指数: 四星。会当挥蝥弧,一笑封鲸鲵。
《周礼》有“九旗”规制,天子以三辰旗“象天之明”,诸侯旗各色,比如齐国的称"灵姑鉟" ,晋国的称"蜂旗"等等。郑伯伐许时,颍考叔和子都为了争“蝥弧先登”闹出过人命。
改朝换代总是要“改正朔,易服色”,昭告天下;诸侯“建旗”也要打出名号宣布“俺来了”。这旗有天子封的,也有自已画的,英雄不问出处。
《东周列国志 ·第六回》详细介绍过郑国的“蝥弧大纛”,“以辂车载之,将彤弓弧矢,悬于车上”,上书“奉天讨罪”四个大字。
“九旗”绘日月、交龙、熊、虎、鸟隼之类图案,但布帛毕竟不是金石,两千年前的“蝥弧”究竟是啥样,冯梦龙怕是也不会知道太多,小说就得好看才行。
名句集粹:建长星以为旗兮,击雷霆之康盖。
1、隋 ·杨广《白马篇》诗:会令千载后,流誉满旂常。
2、唐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诗:鹫翎金僕姑,燕尾绣蝥弧。
3、唐 ·杜牧《史将军二首》诗:取蝥弧登垒,以骈邻翼军。
4、唐 ·陈子昂 《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诗:云陛旂常满,天廷玉帛陈。
5、宋 ·杨万里《古路》诗:会当挥蝥弧,一笑封鲸鲵。
扩展阅读:战国七雄的“五行宿命”
阴阳家认为,邦国自有上天赋予的“德性”,王道与五行相合,上天才会佑护。不管心里怎么想,说的、唱的、穿的、举的,样式、颜色都很重要。
黄帝起西北,自然是土德本色。夏商周德性天定,夏为木德尚青,殷商属金尚白,周王先祖得“赤乌之符“,火德尚红。
到了战国年代,想改朝换代、开疆立国的,都得先从金木水火土中推演出属于自己的德性,正宗的、挂靠的、单挑的,都有。
三家分晋,魏国认了晋国正统,延周之火;韩国比较实在,领了木德,期盼着绿色安康。赵国想法多,“木助火性,火德愈烈”,琢磨出“火木德”,七分红、三分蓝。
齐国比较难办,因为“田陈代齐”总得给世人一个交待,”金炼于火,王器恒久”,也算顺理成章,以“火金德”对应了紫色。
“独树一帜”总是最难的。
燕国本是正宗的诸侯,偏偏不想承继周德。燕临北海六百年,眼见得先祖衰败,怕引火烧身,推演出“天赋水德”,心向蔚蓝了。
楚国以蛮夷而后封,“旗有五色,服饰皆杂“,没个正式穿戴,遭人嘲笑;到了战国时候,终于扬眉吐气,一路向上,认定是“炎帝后裔,与黄帝同德”,从周尚红。
谁都觉得秦国不懂王化,连它自已也像是懒得宣示啥“德性”,荒凉之地,举国尚黑,一直等着始皇帝吼着秦腔压场,“始五德之传, 秦代周德,以水为德,从所不胜”。(《史记·秦始皇本纪》)
穿啥好看不是太重要,得看谁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