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雪糕可以说是消暑神器了,但是最近频频刷屏的雪糕刺客让我们不禁望而却步。现代科技,消暑可以吹风扇,吹空调,吃雪糕,制作冰块也是分分钟的事情,只要我们有冰箱。那么,在没有冰箱的古代,人们到了夏天如何获取冰块呢?
古代是没有冰箱的,甚至连电都没有,那古人如何在夏天解暑,或者他们的冰块是怎么来的呢?
综合来说,古人获取冰块的途径大致分为三种,最主要的手段分别是藏冰、硝石制冰和热水制冰。藏冰、硝石制冰主要是贵族或者富人,而热水制冰更适合于大众。
说出来你可能感觉不可思议,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发明了热水制冰的方法。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和他的门客共同编写的《淮南万毕书》用一句话记载了古人制冰的方法,原文如下:“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缣,沈中三日成冰”,就是说将热水放在瓮里,用布料密封起来,在井中放三天就可以结成冰块了。
而在4000多年前也就是夏朝的时候,我国的古人就懂得利用低温冰镇的原理来进行藏冰。每年到了冬天最寒冷之际采集冰块,然后冰块会被运送到阴凉的洞穴中,并铺上一层厚厚鲜稻草或芦席进行隔离保温,然后密封洞口,来年夏天就有冰块可以用了。其实,现在我们的冷库以及楼房用的泡沫板隔热板也是这个道理,起到保温的作用,冬暖夏凉。
如果藏冰和热水制冰是物理变化。那么第二种方法硝石制冰法就涉及到化学反应了。硝石制冰法最早见于唐代,人们在开采火药的过程中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迅速且大量吸收水中的热量,让水结成冰,因此就有了硝石制冰法。
第三种就是热水制冰法。热水制冰法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但在古代确实存在。取一些烧开的沸水,将其放进陶器之中,用丝织品进行密封,再将其放置在深井之中三天后就可能得到冰块。这可不是天方夜谭,现代的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还真能制作出来冰块来。
那么,古人的热水制冰原理到底是什么呢?热水制冰法就是取烧开的沸水放进陶器之中,用丝织品密封好,然后放在深井之中,三天就可以结冰啦。这个原理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热水中的水分子要比冷水分子活跃的特性。在同一条件温度下,温度较高的液体会比温度较低的液体温度下降速度更快,而一旦到了冰点就会结冰。
现代科学家在复原此实验时,把沸水放置在足够深的井里后,由于外界温度的急剧变化,热水中的水分子就会变得异常活跃,同时开始快速降温,直到降到低于外界温度到达零度时就结冰啦。之所以不选用冷水,是因为冷水中的水分子活跃性不如热水,可见古人真的太厉害了,他们能在没有现代化设施的情况下研究出硝石制冰法和沸水制冰法,同时还有各种藏冰方法,这就足以说明中国古人的智慧着实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