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单返利‘柚’惑大,一夜暴富是陷阱”,“‘花’式诈骗要远离,不听不信不转账”,“电话办案‘蒜’了吧,‘配合调查’不要听”……每到“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各金融机构都纷纷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工作,用丰富多元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防范五花八门金融诈骗的能力。
近些年,随着普惠金融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体享受到了金融服务带来的便捷和高效。但随着金融业务形态不断变化,金融风险隐蔽性、复杂性也越强,也让金融消费者权益受侵害问题日益突出。
筑牢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防火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积极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专门立法,建立有效的、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框架,深入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优化,这些机制建设都是题中应有之义,有待不断深化完善。
但是,长效制度的完善并非一日之功。在具体落实层面,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需要抓好“一老一少”。
抓住老年群体,这点不难理解。从各种渠道公布的金融财产犯罪案件来看,“杀猪盘”诈骗、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保健品诈骗和收藏品诈骗等几种类型都比较常见。其中,老年人又是被骗的“重灾区”。受限于金融常识不足、对新花样的诈骗认识不深、对打包上链的金融产品理解不够,再加上部分老年人又常常参加一些给予“小恩小惠”的线下活动,一盒鸡蛋、一个“养老产品”的投资充满诱惑,让老年人很容易成为金融诈骗的目标群体。
如何让老年人避免频踩“陷阱”?直接接触消费者的金融机构网点工作者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关注老年人的一些异常行为,比如,非常规的转账或取现等,及时与之沟通并提示风险;另一方面,要在日常工作和服务中多与老年客户沟通,对网点进行适老化改造,让老年客户享受到更温暖的金融服务,提升对正规金融机构的好感和信任。
抓住未成年群体,让金融风险防范常识和金融健康教育进校园、进课堂,是提升金融消费者素养的长策。尽管还在校园里的学生大多并非金融消费的直接决策者,但是在青少年时期,鼓励其学习金融知识、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可为其将来的理财观、消费观打下良好基础。而且,不少学生会把课堂上学到的内容与家长交流,间接让这些金融常识传播至家庭,有望带来更大范围的积极影响。
值得强调的是,国民综合金融素养的提升不能局限于树立基本的风险防范意识。如今,金融健康内涵丰富,不仅要引导消费者做到“不被骗”,更要让其学会关注收支平衡、金融韧性,提升金融能力、金融规划意识,即居民日常收入基本能覆盖支出,能够应对重大意外事件等带来的财务冲击,具备基本的金融素养,能够循序渐进实现自身财务目标,从而达到健康的个人财务状态。这是新时代更高标准的金融健康和金融素养课题,从小孩子抓起非常必要。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关乎你我每一个人。我们不要轻视每一次金融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活动,也不要忽视与身边的亲人、朋友的交流,及时传递正确的理财观念,提高对新事物的分析和辨别能力,让不贪小利、不赚快钱的风险防范意识深入人心,让那些违法行为无漏洞可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