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河北之十二——正定隆兴寺
一段在华北广为流传的,关于河北四宝的传说:
沧州狮子定州塔
正定菩萨赵州桥
其中正定菩萨指的是正定隆兴寺内大悲阁里的铜铸观音像。
有着1400余年历史的隆兴寺的国宝远不止观音菩萨像,更是包括了建筑、壁画等等。
隆兴寺建于隋文帝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始称龙藏寺,唐代改称龙兴寺,清朝又改为隆兴寺。因寺内供有大佛,又称为大佛寺。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非常有价值的寺院和古建筑群。
隆兴寺比较特殊的一点是没有山门,过三路单孔石桥映入眼帘的就是天王殿了,为第一重殿,所以隆兴寺又称作为无门寺。
天王殿始建于北宋,是寺院现存四座宋代建筑中最早的一座。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做过大修,但主要梁架仍为原来形制没有改变。
天王殿大门上方康熙皇帝手书的“敕建隆兴寺”金字牌匾,再往上是同样康熙题写的“天王殿”。店内供奉的大肚弥勒为金代木雕作品。
大觉六师殿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金、元、清均进行过重修。原是寺内规模最大的一座殿,可惜民国初年因年久失修而坍塌,现存遗址面积约1800多平方米,站在台基中间可以感受到空间的宽广,可见当年建筑的雄伟、壮观。
保存较为完好的一件宋代雕刻,由炉身和底座两部分组成,通高1.4米。
炉身正面浮雕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四周环侍药师十二神将,手持兵器,羽带翻飞,威武霸气却又不失灵动。这种从宋保存至今雕刻精美的石头香炉,实属罕见。
隆兴寺最重要的建筑,一举奠定隆兴寺在中国佛教史、建筑史、工艺美术史上的地位。
摩尼殿建于北宋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大殿建在1.2米高的台基上,殿面阔、进深皆七间,重檐歇山顶。奇特的是,正方形殿身每面正中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使平面形成十字形。檐下斗拱宏角和升起,柱子粗大,有明显的卷刹、侧角和生起;殿脊、飞檐曲线如波,自然流畅;四角微翘,如鸟振翅欲飞。与宋《营造法式》相近,其古建历史价值巨大,可以与古籍中的法式形成对照。
1933年梁思成带领中国营造学社到正定考察古建筑。初见摩尼殿,梁思成就对它的造型布局赞叹不已,而对于其建筑年代,正定县志中“竟无只字提到”,他根据其建筑形制,判断“至少也是北宋原构”。
1978年摩尼殿大修时发现的多处墨书题记,证实梁思成的推断完全正确,摩尼殿建于北宋皇祐四年。
在梁思成在《中国古代建筑史》写道:“这种的布局,我们平时除去北平故宫紫禁城角楼外,只在宋画里见过;那种画意的溉洒、古劲的庄严,的确令人起一种不可言喻的感觉,尤其是在立体布局的观点上,这摩尼殿重叠雄伟,可以算是艺臻极品,而在中国建筑物里也是别开生面。”
1923年鲁迅先生曾于北平山本照相馆购得倒坐观音照片,并视若佛教美学佳作,陈放于自己的书案上,并赞许为“东方美神”。
梁思成曾指出“宋塑壁遗物以正定隆兴寺为最”。
摩尼殿内槽北侧为通壁塑五彩悬山,长15.7米、高7.5米,以雕塑与绘画相结合的壁塑艺术形式,将观音显灵说法的道场普陀洛伽山那壮观热烈的场景微缩于壁面。悬山正中,一尊泥塑五彩观音踞坐,在山石、碧波、天神、罗汉的衬托下格外引人注目。
倒坐观音像高3.4米,头戴花冠微右侧,身稍前倾,上身除斜披络腋外大部裸露,下身着镶饰花边的红裙,左腿下垂,足踏朵莲,面带微笑,右腿自然斜压于左腿之上,右手绕膝轻搭于左手腕部。
除内槽东、西扇面墙内壁的“十二圆觉菩萨”和“八大菩萨”为清代绘制外,余皆绘于明代。四抱厦绘佛教天神“二十四尊天”;檐墙内壁采用“分幅兼通景”的布局,生动地描绘了释迎牟尼降生、出家、苦行、成道、涅磐整个过程,称“释氏源流”。内槽东西扇面墙外壁分别绘“西方胜景”和“东方净琉璃世界”,画面长9.36米,高7米,构图宏伟。设色浓艳。保存较好的“西方胜景”,以西方三圣一弥陀、观音、大势至为中心绘佛、菩萨、罗汉、乐伎、圣众400余身。
摩尼殿壁画
辞别倒坐观音出摩尼殿,见一座牌楼,梁思成称赞为隆兴寺内的“小珍品”,不过今天看到的是1986年依据梁思成《正定调查纪略》中的文字及照片为依据复建。
甬道两侧各有一株寿龄一千六百多年的槐树,一为龙魂,一为凤槐。
隆兴寺戒坛为我们北方三大戒台之一,另外两座分别为北京的戒台寺和五台山的清凉寺。不是所有的寺院都有资格设置戒坛的资格的,很多小的寺庙都没有。隆兴寺是奉敕扩建,历经元,明,清的重建,成为北方著名的佛教寺院,因此设有戒坛。
乾隆十三年《隆兴寺志》记载:“戒坛,旧名舍利塔。”但如何演变为今天看到的清代的戒坛,所述不详,需专业人士加以深入研究。
戒坛内置有双面铜佛一尊,为明代铜铸双面佛像系明弘治六年(1493)铸造,南为阿弥陀佛,北为药师佛,两尊佛像背身相连,相背而坐。造像结跏趺坐,头戴五叶冠,面庞圆润,项饰璎珞,钏镯具足,手臂飘带,弥陀像手做禅定印,药师像手做慈悲印,神态平和宁静,简洁秀雅中生出寂静庄严相。
弥勒意译为“慈氏”,所在的建筑称之为慈氏阁。阁内供奉宋代木雕弥勒菩萨一尊。据传说这尊菩萨是采用五台山一整块木头雕刻而成。
细心的话可以注意到此处的弥勒菩萨与天王殿内的弥勒形象是完全不同的,天王殿内的是后世常见的大肚弥勒佛的造型,慈世阁内的则是更早期的头戴天冠,上身内着衬胸,外穿天衣,下着齐足长裙。右手上屈于胸前,掌心向外,左手下垂,其形为诸天说法状的形象。菩萨身后为轮廓奇特精美的举身火焰背光,高8.8米。
《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中,这样写道:“藏殿上部的结构,有精巧的构架,与《营造法式》完全相同的斗拱,和许多许多精美奇特的构造,使我们高兴到发狂。”
转轮藏阁始建于北宋,元、明、清均有重修。梁架结构十分特殊,楼阁下层由于转轮藏的安置,柱网布局突破了常规,采用了移柱造的做法,而檐柱则采用了插柱造法,这在中国古建筑中极为罕见。阁内的木制转轮藏是一个能够转动的大书架,直径7米,整体分为藏座、藏身、藏顶三部分,中间设一根10.8米的木轴上下贯穿。整个转轮藏的重量由底部藏针承受。
中国最高的铜铸大佛“千手观音”,俗称“正定府大菩萨”,是宋太祖赵匡胤命人铸造的。共42臂,除本身的两眼两手外,在身体左右各有二十只手,手中分别拿着日、月、金刚杵、净瓶等法器。这尊观音像高21.3米,有七八层楼那么高,而大悲阁更是高达35.5米,“先铸佛,后盖阁”。
当年铸到观音像的脖子时,因为太高,铜浆到了顶层就凝固了,于是被迫停工。一天,有一个白胡子老者从这里路过,工匠们感觉他是位高人,就向他请教。老人说:我已是土埋到脖子的人,能有什么办法?说完飘然而去。工匠们细细琢磨老者的话,悟出了屯土施工的方法,于是齐着观音像的脖子筑起了20多米高的土堆,然后在上面炼铜,很快就铸好了观音像的头部。这土堆形成了一个很大很长的斜坡,一直堆到三里之外。正定城东一个村子叫三里屯,据说就是由此而得名。
千手千眼观音像
毗卢殿。殿内的毗卢佛堪称国宝,系明万历皇帝朱翊钧为其生母慈圣皇太后祝寿所御制的。佛像设计之精巧,造型之奇特,实属国内罕见。整座塑像由莲座-佛像-莲座-佛像-莲座-佛像的结构组成,由下至上组件收窄,加强了透视感,给人无穷无尽的感觉。每片莲花瓣上均刻有佛像,大小佛像总计1072尊。
龙藏寺碑全称“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楷书碑刻。
书法字体的演变有魏碑和唐楷两种关键的字体,在二者中间的隋代虽国祚较短,却是由魏碑到唐楷转变的关键时期,而龙藏寺碑无疑是这个阶段最直接有力的见证者。其字体方整有致,结构严谨,用笔沉滞宽博,朴拙而不失清秀,庄重而不呆滞,在书体结构和用笔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近代著名学者康有为赞誉“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后人也称其为楷书第一碑。
2016年发行的主题邮票
主景分别是摩尼殿和大悲阁,背景是倒坐观音和千手千眼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