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字观光。唐朝大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骆宾王,七岁能诗,少有才名,号称“神童”。传颂至今的佳作《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相传就是他七岁所做。
永徽年间,任道王李元庆文学、武功主簿,迁长安主簿。
仪凤三年(678年),任侍御史,因为武则天当政,他多次上书讽刺,获罪入狱。狱中作《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后遇赦才得以脱身。闻一多评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这些话道出了骆宾王下狱的根本原因。他敢反抗上司、敢动刀笔,于是被当权者以“贪赃”与“触忤武后”的罪名收系下狱。
闻一多
调露二年(680年),出任临海县丞,弃官游广陵,作诗明志:“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
光宅元年(684年),跟随英国公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撰写《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该篇檄文当时传遍四野,把武则天的入宫始末骂了个酣畅淋漓。当檄文传到武则天手上,她读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这句时,惊问是谁写的,有人说是骆宾王所写。武则天当即感叹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这足见骆宾王在政治和文学上的才能,连目空一世的武则天,也为之文采折服。也从另外一个层面上可以看出武则天格局大,对于有才之人的渴求,就事论事,不以事件掩盖其才华。我比较喜欢结尾句“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移檄州郡,咸使知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徐敬业败亡后,骆宾王结局不明,一说被乱军所杀,一说遁入空门在灵隐寺为僧人。
从他的一生可以看出,他虽然颠沛流离,却相当有才华,但也是一位守旧制的臣子,接受不了当时武则天作为一个女人当政的政治状况,最后成为了徐敬业手里的那把利刃,写下了精彩的千古讨檄文。
骆宾王诗歌辞采华赡,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短篇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有《骆宾王文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