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是什么意思?
有解释说:“王朝”的“王”为“旺”省,“旺”本指“中午的太阳”或“夏季的太阳”,是“火性强盛”、“热力十足”的意思。“朝”本指月亮还没有完全隐没的时候,太阳已经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的草丛中了,意思是人们脸朝西方刚刚送走月亮(代表旧王室),又马上转过头来迎接东方的太阳(代表新王室)。引申指“日月相推是谓‘明’”。所以,“王”可读为“本(轮)”,“朝”可读为“代(兴)”,即:“王朝”可读为“本代”。
那么,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王朝是哪一个?
是持续了八百年的周朝。
那么,是什么让周朝能够传续八百年时间呢?
原因如下:
首先,自然要得益于西周的开国君主周武王,以及辅佐武王的周公,此二人制定了周统之制度,奠定了周朝立足中原数百年的根基。
在周朝以前,是仅存在于文献的夏朝及后来的商朝,这两个朝代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先驱。不过,不论是夏朝还是商朝,其君主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治者,他们只是名义上的“共主”,与其它国家、部落、族群是藩属关系,在政局上各自独立。
商末时期的周与商的关系就是这样,之所以西周能灭掉殷商,就是因为殷商体制松散。西周建国后,制订了一套颇具建设性的体制,那就是:分封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概念正式提出,获封的诸侯与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虽然,从封建王朝未来的发展来看,分封制并不是一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妙法,但是,在当时却为周王朝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后人的目光,仅停留在表面上的“分封制”,殊不知隐藏在分封制背后的,却是一条维系统治者与诸侯关系的纽带——井田制。
可以说,“井田制”是分封制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周王朝稳定的根源所在。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其实质则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
其次,西周立国后,周公提出了“礼乐”的概念。虽然,在此前的夏商王朝也存在礼制,但这种制度并不健全。西周初年,周公权衡了前朝礼制的利弊,便创造了一套符合当下形势的礼乐制度。这种制度,从天子到贩夫走卒,都必须遵守。
这种礼乐制,为周王朝提供了政治、文化基础,所有周朝人都形成了遵守礼乐的思想共识,对核心统治产生了向心力。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周公在东部地区建立了政治、军事核心,杜绝了殷民作乱的可能性,并为将来的迁都埋下了伏笔。
虽然,西周击败了殷商,但是,殷地的子民对西周的归属感不强,甚至,有些殷商贵族对西周仍抱有敌视的态度,显然,殷地的形势是西周立足中原的巨大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隐患,西周在东部建立了洛邑,也就是后来的成周。成周的建立,为周王朝的初期发展争取了宝贵的缓冲期。
在犬戎攻破镐京后,周王室可以及时迁到东部,延续国祚。以至于,很多历史爱好者都觉得,周朝的王权并不强大,所以,才会出现“虚君”的现象,这也为东周的形成埋下伏笔。不过,正因周王朝的王权不强大,才让诸侯不会轻易篡夺王权,重演周灭商的历史。
从表面上看,周天子根本没有对地方的控制力,以至于,每个诸侯都有自主权。不过,这也是周王朝稳定的最关键原因。哪怕是在周天子势力与日俱减的东周时期,周天子仍是名义上的分封核心,是诸侯共尊的共主。不论是哪个霸主国,都要从名义上受周天子制辖。
熟悉春秋战国史的朋友都知道,在东周时期,周天子的地位就像是傀儡一样,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实权,但是,也根本没有诸侯敢站出来公然对抗天子。每个诸侯都知道,只要敢与周天子叫板,挑战表面上十分弱小的王权,其他诸侯一定会群起而攻之。
这期间,楚国就是个例子,楚王公然问鼎轻重,立即遭到天下人的讨伐,反而是身为霸主的齐桓公提出了一套“尊王攘夷”的路子,才能让齐国在霸主地位上坐稳,避免招致其他诸侯国的讨伐。
武王灭商以后,曾追随姬发参与灭商之战的有功之臣,全部得到了分封。除此之外,武王还分封了周氏王族,以及五帝的后裔。随后,周王朝凭借手中掌握的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控制各地。另一方面,周王朝像后世的朝代一样,开始通过神话思想稳固王权。
由于被分封的诸侯有功臣、王族,这些诸侯与天子的关系亲疏有别,所以,他们之间也会在潜移默化中相互牵制。这种状况持续到春秋时期,几乎每个想称霸的诸侯国都必须完成一个特定的步骤,那就是:获得周王室的批准。齐桓公早就有了称霸的资本,可齐国称霸却是在齐桓公获得了“方伯”称号之后。
从这里就能看出,哪怕是在诸侯实力远大于天子的东周,深受礼教影响的分封国,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取天子而代之。也就是说,他们之间的牵制,也是周王朝能够立国八百年的重要因素。